国外的钢结构建筑发展的很早,特别是在日本。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,日本大量炼钢,导致钢材过剩。原材料铁矿石的低廉更是将钢价压的更低。为了不浪费,日本开始大量的将钢材使用到地下工程中。让人惊喜的是,钢材在地下工程中的效果很好。直至今天,钢材在地下工程中还是受欢迎的存在。
众所周知,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,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日本将铁路T型钢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桩。这样比起之前并没有增加很多的建造成本,但是安全性却增加了很多。这就像是用一颗巨大的钉子将地面上的建筑牢牢地钉在地面上,当地震来临时能稳定住建筑,降低损失。这种铁路T型钢住也为当时的日本民众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,在购买房子是会优先考虑这种建筑,而当时的生产厂家也将铁路T型钢桩作为了标配。直到现在,日本的建筑也保留着这种形式。
其实在地震中,被震塌的、从建筑整体中脱离出来的构建是对人们造成最大伤害的存在。但使用铁路T型钢构件自重很轻,即使从高处落下也不会造成其他钢材般的伤害,而且铁路T型钢构件比较完整,落下时不会大面积堵住逃生去路。
以我们当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预知和避免地震造成的危害,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做好应队措施来降低人员的损失。